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全球最大弹药仓库,存储超七千万吨炮弹,能应对一场全球性战争

发布日期:2025-08-09 23:31 点击次数:158

说到军火储存,大家可能会想到那些藏在沙漠里的神秘仓库,比如美国的霍桑陆军弹药库。这地方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弹药存储点,占地面积达147000英亩,折算成平方公里大约是590,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那么大。里面有2427个储存掩体,总储存空间大约是60万平方英尺,主要用来存放各种常规弹药和爆炸物。官方资料显示,这个库存自上世纪30年代建立起,就一直是美军后勤补给的重要枢纽,特别是在二战、韩战和越战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它储存超过7000万吨炮弹的传闻,网络上经常提起,但实际上具体数字属于机密。根据公开资料进行推算,可能容量大概在85万吨左右,因为每吨弹药大约占9平方英尺的空间。这个数量到底能否支撑一场世界大战,还要看战事的规模,不过,从历史经验来看,它确实是保障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弹药供应,让人感到军火储备这事儿,总是比普通人想象的要庞大得多。

这个弹药库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926年发生的一次事故。那年,新泽西州的丹麦湖海军弹药库遭遇雷击引发爆炸,造成21人丧生,52人受伤,财产损失超过亿美元。经过国会调查,他们决定在偏远地区兴建一座新库,选址在内华达州的霍桑镇附近,主要考虑到那里的偏远偏僻、远离海岸线,并且方便向西海岸运输。1928年7月开始动工,经过两年多,于1930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最早叫霍桑海军弹药库。第一批高爆炸药在1930年10月19日送达。从那一刻起,它就成为海军的主要弹药储存点,占地面积达327平方英里,后来部分土地移交给土地管理局,剩余面积变成226平方英里。

二战一开始,这个仓库就迅速扩大了规模。1941年12月美国加入战争,它变成了太平洋战场弹药的中转站,用来存放炸弹、火箭和各种炮弹。到了1945年,这里的工作人员最少有5625人,面积也扩展到104平方英里。战后,剩下的土地逐步退还给内政部,核心设施被保留下来。冷战时期,它又继续增加存储能力,储存大量陆军火力,居然四分之一的美军常规武器也放在这里。1977年,管理权移交给陆军,并更名为霍桑陆军弹药厂。到1980年,它变成了政府所有、由承包商运营的模式,当年8月5日,它击败了其他三家竞标者中标。1994年,这个名字又改成现在的,霍桑陆军弹药库。

设施在设计上非常注重安全。那些2427个掩体都散落开来,彼此之间相隔几百米,边上还建有隔离墙和灭火系统,目的是为了避免爆炸连锁反应。检查流程非常严格,定期会巡查弹药的状况,发现变质的弹药就会直接销毁,不会回收。这套体系源自1926年那次事故的教训,确保任何一个问题都不会影响到整体。库里存放的不仅仅是弹药,还包括坦克配件、电子设备,甚至有处理过化学武器的记录。1998到1999年期间,它销毁了505短吨的M687化学炮弹前体化学品,算是库存销毁的一部分。拆除作业方面,采用开放燃烧、蒸汽清洗和旋转窑炉等环保措施,还处理射击场的废料,做到回收再利用。

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绝对不容忽视。二战时,它为盟军在太平洋的作战提供了大部分弹药,确保美军在各个岛屿战场都火力十足。韩战从1950年6月持续到1953年7月,它成为主要的弹药存储和供应中心,存放着大量的武器弹药。越战发生在1964到1973年间,这里依然是关键依靠的地方,占地236平方英里,建有数千栋建筑。进入海湾战争时,它提供了战场火炮弹药的三分之一,而在阿富汗和叙利亚的军事行动中,这个比例还提升到近一半。最近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中,有60%的常规武器都是从这里出库的,总价值达几亿美元。此外,库里还将大约40%的武器用于出口军售,向非洲、东欧和中东等地区输送武器装备。

不过,规模这么大,也带来了一些麻烦。现代战争特别讲究信息化和快速的部署,集中存放的弹药库很容易成为攻击目标,一颗导弹就可能酿成大祸。在2022年,五角大楼开始实施拆分措施,把大约70%的库存分批转移到夏威夷的珍珠港和其他基地,整个过程预计要耗时六年。剩下的30%的弹药也进行了分散安置,目的是降低风险。有一次事故发生在2013年3月18日,这里曾发生爆炸,造成7名海军陆战队员遇难,8人受伤,调查原因是人为错误,导致M224榴弹炮弹暂时停用,但最后经过调查后又恢复了使用。

从存储量来看,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数字,但根据空间计算,一吨弹药占据大约9平方英尺,用总面积7685000平方英尺来算,能存放大约85万吨弹药。网络上传说的7000万吨可能有点夸张,比如有人说海湾战争中美军用了130万吨弹药,说明这里的储备够应付几场局部冲突,但要搞大规模的世界大战级别的消耗,可能得靠多个仓库联合作战了。实际上,这些弹药主要是为未来30天的冲突准备的,战时可以快速扩大储备。承包商员工大概有700人,大部分是平民,仅有一个士兵加上29名陆军文职人员负责监管。

这个仓库的存在彰显了美军全球霸权背后的后勤保障体系。美国成立不到300年,发动的战争超过200场,只有16年没有开火。苏联解体后,美军变得更活跃,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和叙利亚冲突,都离不开这里的弹药补给。非洲和中东地区的冲突,也间接脉络到这里的武器供应,导致不少平民流离失所。与此同时,这个基地还推动了技术进步,比如投入6800万美元拆除老旧设施,处理13栋建筑里的废旧弹药,同时回收利用金属和能源。

未来的发展还不太确定。随着其他国家的军事实力不断追赶,美军的霸主地位变得不那么稳固,本土安全变得更加重要。拆分之后,这个基地可能会转型,专注于训练和维护任务,有些区域还用作海军陆战队的演习场地。2025年,基建重置委员会考虑过关闭计划,但最终决定保留,因为这里仍然支持持续的自由行动训练。基地附近的雇员都住在霍桑镇,人口大约2700人,整个经济都依赖于这个基地,还有一个赌场和博物馆,用来展示这段历史。

霍桑弹药库象征着美军的强大,却也揭示了军火储备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集中存放方便管理,但潜在风险也更大;分散布局虽更灵活,却意味着更高的成本。虽然有传闻说储备达到了7000万吨,但很可能是夸大了,实际上85万吨的规模已经相当惊人,足够支撑一场大战的初期需求。关于军火,往往牵扯出全球的稳定局势,也让人感慨大国角逐背后隐藏的巨大代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