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伊拉克对美下最后通牒,只要美国不撤军就不缴械,主权博弈迎来决战时刻

发布日期:2025-11-23 02:24 点击次数:173

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苏达尼抛出一枚政治炸弹:“美军一天不走,国内武装一天不缴械”。

这句强硬表态背后,是伊拉克在伊朗和美国两大势力夹缝中寻求主权独立的艰难博弈。

2025年11月3日,苏达尼在巴格达接受路透社采访时,将美军撤离与国内武装解除直接挂钩,划出清晰红线。

撤军时间表,2026年9月的最终期限

根据2024年9月达成的协议,美军将在2026年9月前完成全部撤军。 目前驻伊美军约2500人,首批撤军已于2025年启动。

苏达尼强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已不再构成威胁,外国军队继续存在的理由已然消失。

这一时间表并非突然决定。 早在2020年,伊拉克议会就通过决议要求美军撤离。

2024年1月,苏达尼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公开要求美军立即撤出,指责美军的“破坏稳定活动”。 此次表态则是将撤军与国内政治改革捆绑,赋予时间表更深刻的内涵。

民兵组织难题,在伊朗与美国之间走钢丝

伊拉克政府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置亲伊朗民兵组织。 人民动员部队(PMF)虽已正式并入伊拉克国家军队,其中包含多个与伊朗关系密切的团体。

美国一直施压苏达尼解散这些武装,伊朗在伊拉克的影响力自2003年后显著增强。

2024年1月,美军无人机袭击巴格达的“人民动员组织”总部,导致一名指挥官死亡,引发伊拉克政府强烈抗议。

苏达尼当时即明确表示:“人民动员组织是伊拉克政府承认、受伊拉克政府管辖的正式武装力量。 ”这种平衡术考验着伊拉克领导人的智慧。

经济自主,吸引美国投资的现实考量

苏达尼一边要求美军撤离,一边积极吸引美国投资。 美国公司正以“清晰、深入的方式”进入伊拉克市场,包括与通用电气签署的重大电力协议,涉及2.4万兆瓦的发电能力。

今年8月,伊拉克还与雪佛龙公司就南部纳西里耶的油气开发项目达成原则性协议。

这些经济合作不仅关乎发展,更是政治筹码。 苏达尼政府通过了伊拉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预算,每年超过1500亿美元,向国家机构新增约100万名雇员。 经济自主成为主权独立的重要支撑。

地区博弈,伊拉克拒绝成为代理战场

苏达尼明确划出红线:“任何一方都不能将伊拉克拖入战争或冲突”。

2024年11月,以色列外交部长致函联合国安理会,呼吁打击伊拉克境内民兵武装,苏达尼回应称这是“以色列扩大地区战争的借口”。

伊拉克的这种立场源于惨痛历史。 2003年美军入侵后,伊拉克陷入长期动荡。 根据布朗大学研究报告,战争导致至少30万平民死亡。 美军2011年撤离后,伊拉克又陷入政治宗派主义和腐败困境。

政治日程,大选前的战略布局

苏达尼已宣布将参加11月11日的大选,寻求连任。此时抛出强硬表态,具有明显政治考量。 他通过展示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争取支持,竞选海报贴在巴格达的重要建设项目旁。

苏达尼列举了从前几届政府继承的2582个未完工项目,声称已以较低成本完成大部分。 新建的道路、桥梁和建筑物改善了交通状况,这些政绩成为他竞选连任的重要资本。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