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拉小提琴卖艺15年,城管年轻队长每日送水,昨日终于道出缘由:您救过我父!
发布日期:2025-08-05 10:39 点击次数:174
季老爷子的琴声突然被几声狗叫打断。他停下来,擦了把额头的汗。七月的阳光毒辣,老花镜上全是雾气。
这是他在步行街卖艺的第5475天。
马路对面的年轻城管队长又来了,和往常一样提着两瓶矿泉水,一瓶冰的,一瓶常温的。
“吃了吗?”队长递过水。
“吃了一个包子,还剩一个放这呢,凉了。”老爷子拍了拍箱子,箱子上面垫着块发黄的毛巾,毛巾角落还有块被烟烫的小洞。
队长没说话,蹲下来看他的琴盒。那上面稀稀拉拉地丢着几张钱,有几张还是在地上晒了一天的旧钞票,年轻人路过时随手的施舍。
其实季老爷子不需要这些钱。
大家都知道,他有退休金,孙子在区医院做医生,日子过得顺当。但他每天还是雷打不动背着琴来卖艺,只是没人知道为什么。
也许只有店铺老板娘小刘知道一点内情。小刘开的小吃摊夹在商场和中原百货之间,就是老爷子每天坐的地方旁边。
“季爷,茶泡好了。”小刘端出一个冒着热气的纸杯。
“谢谢啊。”老爷子接过来,小心地撕了个口子喝了一口。
茶是刘老板自己泡的普洱,走了味儿,但季老爷子从不挑剔,甚至有些感谢。感谢在嘈杂的步行街上,还有这么一点温暖的人情味儿。
“那城管队长又来送水了?”小刘一边摊煎饼一边问。
“嗯,要是早几年,见了城管得吓得我赶紧收摊。这小伙子倒好,天天来,跟我都熟了。”
其实小刘知道,老爷子右手的关节因病变形,十指不能完全伸展,拉出的曲子早就失了往日的风采,但没人揭穿,大概也是一种善良。
季老爷子曾经是音乐学院的小提琴教授,教过几十年学生,桃李满天下。
“今天能拉首《梁祝》吗?”队长突然问。
老爷子愣了一下,看了看自己的手,勉强笑笑:“不行,手不中用了。”
他从琴盒里摸出了一个旧皱的纸袋,轻轻抖了抖,摊开在队长面前。里面是几张泛黄的老照片。
“这是我跟老伴儿年轻时候照的。”一张照片上,年轻的季老爷子西装笔挺,站在音乐厅门口,一手拿着小提琴,一手搂着一位优雅的妇人。
“她叫杨慧,是钢琴老师,我们搭过好几次台,后来就结婚了。”
照片的背面写着1984年5月17日。字迹有些模糊,但还能看清。
队长看了一眼,什么也没说,只是蹲下来和老人一起收拾琴盒。这些年,他每天都会在巡逻结束后,带两瓶水过来,看老人拉完琴再走。没人知道为什么。
步行街的西边新开了家奶茶店,店员们穿着统一的制服,在门口招徕顾客。一辆共享单车歪倒在垃圾桶旁边,已经没人管了。
老爷子停下来,开始用餐巾纸擦拭琴弦。他的胳膊有些颤抖。
“季教授,今天我想跟您聊一聊…一件事。”队长突然开口,语气郑重。
“啊?”老人一愣,“教授”这个称呼很少有人叫了。
街上的人流稀疏了一些,夕阳的余晖把步行街染成金黄色。
“我爸是您的学生,叫李文彬。他1995年毕业的。”
老人的手停住了,眼睛投向远方,仿佛在搜寻记忆。
“李文彬…李文彬…”他喃喃自语,“个子不高,喜欢穿蓝格子衬衫的那个孩子?”
“对,就是他!”队长眼睛一亮。
“他拉琴挺不错的,就是太紧张,一上台手就抖。后来怎么样了?”老爷子问。
队长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消失了。
“他…已经走了,十二年前的事了。肺癌。”
老人沉默了,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琴弦,发出轻微的噪音。
“我爸生前常提起您,说您是他遇到过最好的老师。他说有一次期末考试,他因为紧张发挥失常,差点挂科,是您帮他争取了重考的机会。后来他毕业了,本来打算考研,继续学音乐…”
“我记得,那孩子有天赋的。”老人轻声说。
队长摇摇头:“但家里条件不好,我爷爷那时候生病,需要钱治疗,我爸就放弃了,去了一家琴行当老师。”
小刘适时地端来两杯热茶,然后悄悄走开了。
老人和城管队长并排坐在步行街边缘的石阶上,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后来呢?”老人握着茶杯问。
“后来我爸在那家琴行认识了我妈,他们结婚了,生了我。我出生那年,1998年,您还去看过我。”
老人困惑地皱起眉头:“我怎么不记得了?”
队长低下头,从钱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张小小的照片。照片上,年轻很多的季老爷子抱着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笑得灿烂。
“这是…?”
“是您和我的合影。我爸一直珍藏着。”
步行街上的行人越来越少,一个清洁工推着车走过,扫落叶的声音刮过地面。
“最关键的是…”队长深吸一口气,“2005年,我爸得肺癌晚期了,治疗费用很高。是您…”
他的声音哽咽了。
“是您卖掉了自己心爱的名琴,匿名捐了十万块给我们家。”
老人摇了摇头:“你搞错了吧,我没有…”
“我爸临终前告诉我的。他说除了您,没人知道他最喜欢的曲子是《梁祝》,而捐款单上写的署名就是’梁祝’。”
老人的手开始颤抖,茶水洒在裤子上,他似乎没有察觉。
“那时候十万块可不是小数目啊…”队长继续说,“我爸知道那是您的琴,是您拉了一辈子的名琴。”
“都是小事。”老人摆摆手,眼圈红了。
步行街的灯一盏一盏亮起来,给两人的脸上镀了一层柔和的光。
“我爸走后,妈妈一个人把我拉扯大。我大学毕业后,本来打算考音乐学院的,想继承我爸的事业。”
老人转过头:“那你为什么…”
“妈妈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当城管工资稳定,离家近。她不用担心我出差,我也能照顾她。”
队长指了指不远处的城管执法车:“我每天巡逻都会经过这里,两年前第一次看见您在这拉琴,我就认出您来了。”
“所以你每天…”
“是啊,我每天都来,看您拉琴,但一直没敢告诉您真相。”
老人想起什么,忽然问:“你叫什么名字?”
“李文睿。”
“文睿…”老人念了两遍,点点头,“是个好名字,文雅睿智。”
“是我爸取的。他说希望我能像您一样有文化、有智慧。”
夜色渐浓,步行街的大荧幕亮了起来,播放着城市宣传片。远处有卖气球的小贩,五颜六色的气球在暗夜中格外醒目。
“我有件事想问您很久了,”队长李文睿说,“您为什么天天来这拉琴?明明不缺钱,却风雨无阻。”
老人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因为这条街…是我和你师母第一次见面的地方。”
“那时候还不是步行街,是条普通马路。我们遇见的那天,她穿着白色连衣裙,抱着一摞琴谱,在风中努力不让琴谱被吹走…”
老人笑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后来我们经常在这条街约会,看电影、吃饭,一直到…”
他的笑容慢慢消失:“一直到十五年前,她得了老年痴呆症,渐渐地…不认识我了。但每次我带她来这条街,她总会很安静,有时候还会对我笑。”
“五年前她走了,那天晚上我梦见她穿着年轻时的白裙子,站在这条街上,对我微笑。第二天我就背着琴来了,一来就是十五年。”
队长听得出神,半晌才回过神来:“那些钱…”
“都捐给福利院了。”老人笑了笑,“我是为了怀念她才来的,不是为了赚钱。”
小刘店里的收音机放着80年代的老歌,歌词模糊不清,但旋律悠扬,飘散在夜色中。
“季教授,我能请您吃顿饭吗?”队长站起来,恭敬地问。
老人摇摇头:“今天不行,我得回去照顾我的猫。那是你师母生前最喜欢的小东西,今年都十八岁了,眼睛看不清了,得按时喂药。”
“那…明天呢?”
“明天可以。”老人轻轻点头。
队长弯腰帮老人收拾琴盒。琴盒底部垫着一张已经泛黄的报纸,上面的日期是2010年5月17日。
他小心翼翼地问:“我听小刘说,您的手…”
“嗯,风湿性关节炎,老毛病了。”老人笑笑,“以前还能勉强拉一些简单的曲子,现在连《送别》都拉不利索了。”
“那为什么还坚持…?”
“习惯了吧。”老人的目光飘向远方,“也许哪天,你师母的灵魂经过这里,能听到熟悉的琴声。”
队长扶着老人站起来,小心地把琴盒背在肩上。
“季教授,我妈一直想见您一面,感谢您当年的恩情。”
“不用谢,都是我应该做的。”老人拍拍他的肩膀,“你爸是个好学生,你也是个好孩子。”
他们一老一少并肩走在步行街上,夜色慢慢笼罩着这座城市。
“对了,”老人突然停下脚步,“明天能不能帮我个忙?”
“您说。”
“我家有把二胡,是你师母的父亲留下的。我想把它送给你,但这些年没人保养,弦都断了。你能帮我找个师傅修一修吗?”
“当然可以!我认识一家琴行的老板。”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往前走。
走了几步,他又回头看了看白天卖艺的地方。灯光下,那个角落显得特别安静,仿佛与喧嚣的步行街隔绝开来。
“季教授,”队长犹豫了一下,“明天我想叫上我妈一起吃饭,可以吗?”
“好啊,正好我也想听听你爸的故事。”老人点点头。
他们路过一家琴行,橱窗里陈列着各种乐器。老人停下来,看着那些闪着光的小提琴,眼神柔和。
“我想起来了,你爸第一次上我的课,琴弦断了,着急得直哭。我借给他我的琴用,课后又带他去修了琴弦。”
队长的眼睛亮了:“对!他跟我提过这事!说那是他音乐生涯中最难忘的一天。”
老人轻轻笑了:“孩子气。不过他确实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可惜了…”
“季教授,我有个想法…”队长突然说,“我们社区在筹建一个文化站,主要是给孩子们提供免费的艺术教育。您愿意去教小提琴吗?完全自愿的。”
老人停下脚步,看着队长:“我这手…”
“您可以教理论,教欣赏啊。那些孩子大多是打工人的孩子,平时没人管,能接触到音乐就很好了。”
老人低头看了看自己变形的手指,陷入了沉思。
“我考虑考虑吧。”最后他说。
走到十字路口,一辆38路公交车正好到站。那是去向老人家的方向。
“我就到这里吧,你回去吧。”老人拍拍队长的手臂。
“我送您上车。”队长坚持道。
老人没再拒绝,由着他扶上了车。车门即将关闭时,老人突然回头:
“文睿啊,明天我教你拉《梁祝》好不好?就用那把二胡。”
队长愣住了,眼睛一下子红了:“好…好啊。”
公交车缓缓驶离站台,老人隔着车窗,向年轻的城管队长挥了挥手。夜色中,他的身影显得异常单薄,却又无比坚定。
第二天,步行街上多了一对奇特的组合:一个城管队长和一个老者,并排坐在石阶上,一个拉二胡,一个拉小提琴,琴声缠绵,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
琴盒敞开着,但里面不再放钱,而是放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上,一个年轻的小提琴手搂着一位优雅的钢琴老师,身后是音乐厅金色的大门。
照片旁边放着一个小牌子:欢迎报名,社区文化站免费音乐课,每周六下午两点。
老人的琴声依然不够完美,但那天,他终于完整地拉完了《梁祝》。


俾路支头目出国被拦,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权力角逐?


老同事高考“神话”破灭后,她突然变得格外沉默


DNF:公屏被“神秘绿色代码”屠版!频道还未知,AI分析给出


吴艳妮“暴击流穿搭”火出圈:曲线身材吸睛,大长腿逆天不输超模


人气小说《玄学小祖宗只想回家躺平》,我从山中来,误入滚滚红尘


价值投资的终极答案,从来不是低PE,而是PEG衡量的成长性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