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师归来 番外篇」白哲三问缠师,终得“唯一正法”
发布日期:2025-08-12 16:09 点击次数:184
白哲拱手请教缠师说:在实盘中,如何解决千人千缠的问题,这是困扰广大缠论爱好者的问题,这个问题说到底是没有一个可量化的统一的标准,我个人觉得,只有解决笔唯一、中枢唯一的问题才行,咱们先说笔,如果用N根K线和顶、底分型来确定笔,这样一来就不能够量化,就有了不确定性,那么,怎么才能保证笔的唯一性而不会产生歧义呢?我认为用两根均线的交叉来确定笔的起始和终结,也就是说,用死叉和金叉来确定笔,比如说我一直在用21日线和55日线两条均线的交叉来确定一笔走势的完成,这就保证了一笔的确定性和唯一性,笔唯一了,中枢自然也就唯一了,千人千缠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您觉得我这个方法可行吗?
缠师答道:你这个问题,极具普遍性。千人千缠,确实是缠论落地过程中最麻烦的一关。你提出的用21、55日均线的金叉死叉来定义“一笔”,表面上看似解决了“唯一性”的问题,但从缠论的根本逻辑来看,这不过是把一把尺子换成了另一把尺子,而不是找到了那把“唯一的尺子”。
一、笔的定义,不是“形态”问题,而是“级别”问题
我当年用“分型+K线包含+顶底分型不共用K线”这一套来定义笔,不是为了让你“画线画得更漂亮”,而是为了让你在最小级别上,能够递归出一个结构,这个结构再往上递归出中枢、走势类型,最终构成整个市场的“全息图”。
你用一个固定参数的均线交叉来替代这个过程,本质上是用均线系统的滞后性来替代走势结构的当下性。这就好比你用一把老旧的卡尺去量一个高速旋转的风扇,它确实能给你一个“大概齐”的数值,但它永远给不了你“当下”的真实状态。
二、均线交叉 ≠ 笔的起点/终点
我在原文中说过:“走势是有生命的,它不是死的图形。”均线的金叉死叉,只是在某个参数设定下的“结果”,它既不是走势的起点,也不是走势的终点。它只是一个“指标”,而指标永远滞后于走势本身。
举个例子:
你在日线上用21、55均线定义一笔,金叉了,你说这是向上笔的起点;但如果你在30分钟图上递归,可能早在几天前的某个小级别背驰点,这笔就已经开始了;甚至更严重的是,金叉之后,价格反而出现了小级别的背驰,导致这笔“失败”,那你这笔的定义就全乱了。
所以,用均线交叉来定义笔,表面上看是解决了“唯一性”,实际上是把一个动态的、递归的结构,强行压扁成了一个静态的、线性的指标。这不是进步,这是倒退。
三、千人千缠的真正根源,不是“笔不唯一”,而是“级别不清晰”
很多缠友之所以画出来的图五花八门,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画分型,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自己到底在哪个级别上操作。
我曾在原文中反复强调:
“你用什么级别操作,就用什么级别递归。不要五分钟图上画了个中枢,就以为自己看懂了日线。”
你之所以觉得“笔不唯一”,是因为你没有固定一个操作级别,或者说,你固定了,但你在递归过程中混用了不同级别的标准。
举个例子:
你在30分钟图上画笔,结果你脑子里还在想着“日线这个顶分型是不是成立”你在5分钟图上递归中枢,结果你还在纠结“周线这个中枢是不是升级了”。
这不是笔的问题,这是级别混乱的问题。
四、真正的“唯一性”不是靠指标,而是靠“递归的一致性”
缠论的伟大之处,在于它不是一个“固定指标系统”,而是一个递归结构系统。它的唯一性,不是靠某一根均线、某一个参数,而是靠你在递归过程中始终保持逻辑一致性。
换句话说:
你在哪个级别操作,你就用哪个级别的分型、笔、中枢;你不能在30分钟图上用笔的标准A,在5分钟图上用笔的标准B;你不能今天用21、55均线,明天又觉得5、13更好。
唯一性,不是靠“标准统一”,而是靠“逻辑自洽”。
五、总结:你不是在找“唯一的笔”,你是在找“唯一的自己”
我当年就说过:“千人千缠,不是缠论的问题,是人的问题。”
你不是缺一把更准的尺子,你是缺一颗不动的心。
你之所以觉得“笔不唯一”,是因为你还在向外求,想用一个外在的“标准”来替代内心的“确定性”。但真正的确定性,不是来自指标,而是来自你对走势结构的当下把握,对级别递归的清晰认知,对自己操作系统的绝对信任。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是:
先定一个操作级别,比如30分钟;严格按照原文的分型、笔、中枢标准去递归;不要换参数,不要换级别,不要换标准;画三个月图,做到每一张图都能复现,每一笔都能自圆其说;到时候你会发现,千人千缠的问题,其实就是你自己没想清楚的问题。
白哲再次拱手请教说:实盘中我一直是这么操作的,在大级别比如日线级别,中枢完备后,并出现了背驰,我可以主动买套了,于是,我就会去下个级别比如1分钟去捕捉精准的买点,比如说,在一分钟的走势中恰好完成了中枢的结构并且还出现了背驰,我就会在底分型出现后果断买入,此次的买入就是我的底仓,如果一分钟出现了强笔上或者趋势上,那么我就会在五分钟构建中枢的过程中滚动操作,做高抛低吸,始终保持底仓不动,如此反复,直至日线级别出现卖出信号,再清仓走人,虽然目前我还做不到知行合一,但是想请教您,我这种操作可行吗?
缠师答道:我先把结论放在最前面:可行,但暂时只是“术”的层面可行;离缠论所要求的“由术入道”,还差三层窗户纸没捅破。
下面我一句一句拆给你听:
一、“日线背驰就主动买套”
这第一步,方向是对的,但“背驰”两个字不能只是看一眼 MACD 红绿柱就拍板。原文中有说过:
“背驰不是柱子缩短,而是趋势力度被价格新高(新低)所背叛。”
所以,你必须在日线上把这一段向上(或向下)走势的最后一个中枢给画出来,然后用趋势力度比较——也就是同级别两段上涨(下跌)对应的成交量、MACD、均线面积——去确认背驰成立。这一步如果偷懒,后面所有节奏都会跑偏。
二、“去 1F 捕捉精准买点”
这一步是缠论里最锋利的一把刀,但也是最容易割到自己手的地方。
级别不能乱窜。你在 1F 里找买点,是为了完成 30F 或日线的一笔上,而不是为了做 1F 的趋势。“小级别只能服务于大级别,不能反过来把小级别当主子。”1F 出现‘中枢完备 + 背驰’后,再等底分型买入,这个顺序是对的,但底分型必须满足:
右侧K线收盘价高于分型最高点;
分型三根K线内不共用K线;
分型最低点不能低于背驰点。这三条缺一不可,否则就是“伪底分型”,后患无穷。
仓位管理。你在 1F 买的只是“底仓”,不是“满仓”。第一笔仓位是投石问路,后面再加仓才是水到渠成。所以第一次出手,1/4 或 1/5 仓足矣。
三、“1F 强笔或趋势上,就在 5F 中枢里滚动”
这里最容易犯的毛病是把“滚动”做成“追涨杀跌”。“高抛低吸不是左右打脸,而是等节奏把利润送上门。”
具体做法:
滚动仓只能来自利润,不能来自本金。底仓之外的仓位,必须是用前面高点抛出的那部分钱,再去低吸。绝不能把底仓卖掉“做 T”,那是自杀。5F 中枢的上下沿必须画准。中枢的第三段如果还没走出来,你就急着高抛,很容易把筹码 T 飞。正确姿势:5F 中枢第三段完成,出现背驰,才高抛;回到中枢下沿附近,出现底分型,再低吸回来。这样的节奏才是“市场唱歌你打拍子”,而不是“市场打拍子你唱歌”。
四、“日线出现卖出信号再清仓”
这句话本身没错,但“日线卖出信号”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同级别背驰确认。也就是日线向上一笔结束后,必须出现新的日线中枢,然后再次上涨无力,才能说“背驰成立,卖出信号出现”。如果只是日线顶分型+一根阴线,就清仓,那往往卖在山腰。清仓动作必须一次性完成。“卖点出来就要手起刀落,不要幻想还有二波。”你底仓既然是为了吃日线一笔,卖点一到,全部走人,不要留尾巴。
五、还差的三层窗户纸
最后送你一句收尾
你现在这套打法,属于“术已成型,道未入门”。长此以往,只有两个结果:
要么把级别递归彻底吃透,做到术中有道;要么被小级别反复打脸,最后回到追涨杀跌的老路。
怎么走,全看你愿不愿意把上面三层窗户纸一层一层捅破了。若真捅破了,你会发现:不是你在操作市场,是市场借你的手完成了它自己。
好的,我明白了,那么,在实盘操作中,什么样的操作方法才是正确的方法呢?
缠师答道:在缠论里,正确 ≠ 每次都赚钱,而是当下级别、当下结构、当下买卖点三位一体,且仓位、节奏、退出全部逻辑闭合。下面我给你一套可直接落地的“四步一体”实盘模板,按顺序执行,就能把“术”推到“道”的门口。
第一步:定级别——只给自己留一条主赛道
选一个主操作级别(建议 30F 或日线)。选两个辅助级别:低一级(5F 或 1F)用来精确切入;高一级(日线或周线)用来定方向,看大做小,多级别联立。一次建仓到清仓,绝不跨级别乱窜。
“级别是你和市场之间的契约,毁约者必受罚。”
第二步:画结构——只做“看得懂的走势”
在主级别上,先画出最近一个中枢,然后判断当下处于:中枢震荡离开段背驰段只交易离开段后的回抽或背驰段后的反转,其余时间空仓。画结构时三件套:分型→笔→中枢,必须严格递归,不偷懒、不预测。
第三步:等信号——买卖点必须“三位一体”
卖点反过来对称,卖点一到,一次性清仓,不留尾巴。“买点买,卖点卖,中间都是垃圾时间。”
第四步:滚利润——高抛低吸只用“利润仓”
底仓永不动,只拿滚动仓做 T。滚动仓的进出只在本级别中枢上下沿完成,且必须出现:次级别背驰 + 分型确认。每次滚动盈利≥1% 才出手,亏损单绝不加仓摊平。当日滚动仓位当日清零,不过夜(防止跳空风险)。
一张流程图,把四步串起来
日线(主级别)背驰确认 ↓30F 画中枢,等待回抽 ↓5F 出现一买 + 底分型 ↓底仓 1/4 进场 ↓5F 强笔向上,5F 中枢出现 ↓5F 上沿背驰 + 顶分型 → 抛滚动仓 ↓5F 下沿背驰 + 底分型 → 接回滚动仓 ↓日线卖点信号出现 → 一次性清仓
最后一句叮嘱
这套方法写出来只有几百字,但把它变成肌肉记忆需要三个月以上的刻意练习:
固定级别、固定周期、固定仓位;每天收盘后把当日结构重新画一遍,对照买卖点复盘;直到连续 20 个交易日,每一笔进出都能在图上找到对应信号,且不再拍脑袋,才算真正“正确”。
届时你会发现:不是你在操作市场,而是市场在奖励那个严格执行契约的自己。


注意!滴滴最新动作,平台要给司机返钱了!


转让茅台经销权:把握稀缺商机


小说:游戏宅变声女神,日常开脑洞,竟轻松拯救世界!


艾弗森赌钱拒合影!网友:早晚穷


山东企业扎堆赴香港上市!济企表现怎么样?


财商提升指南|普通人必看|3步实现财富思维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