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同学炒股五年亏掉30万:把买菜钱算进成本,这账算得有多离谱?

发布日期:2025-09-10 22:56 点击次数:84

同学炒股五年亏掉30万:把买菜钱算进成本,这账算得有多离谱?

前几天跟老张在小区楼下下象棋,他盯着手机里的股票软件直叹气。"你说我这脑子,"他敲着大腿,"2011年把家里攒的50万全砸进股市,到2013年底只剩20万。卖了之后非要把这几年吃饭、买衣服、孩子报兴趣班的钱全算成炒股成本,现在翻出账本越看越糊涂。"

老张说的这事儿,听着像段子,细琢磨全是教训。2011年到2013年那会儿,A股正好处在漫漫熊市里。那时候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825点跌到年末的2199点,全年跌幅超22%;2012年全年震荡,年末收于2269点;2013年6月更是跌出1849点的阶段性低点。老张买的几只股票,像当时热门的煤炭、钢铁板块,跟着大盘一路往下出溜,50万变20万,搁谁身上都得心疼。

可问题就出在他卖完股票后的算账方式上。他把这三年里全家所有的日常开销——早餐摊的煎饼果子、超市的猪肉钱、孩子的钢琴课学费,甚至连过年给亲戚买礼物的红包,都列到"炒股成本"里。"反正钱都是从股市账户里取的,花了就得算进去。"老张当时是这么想的,现在看简直荒唐。打个比方,就像你开了个小超市,把家里买菜、交水电费的开支全算进超市成本,最后算下来别说赚钱,连本都搭进去,这账能算明白吗?

我找做财务的朋友问过,人家说投资和消费根本是两码事儿。投资本金是专门用来增值的,生活开销是维持日常的,就算你从投资账户里取钱花,也得分开记账。老张这么一搅和,直接把两笔账拧成了麻花。举个简单例子:假设他2011年投了50万,每年家庭日常开销5万,三年就是15万。要是正常算,2013年底账户剩20万,实际亏损应该是50万(本金)-20万(剩余)=30万,日常开销是另外的支出。可老张把15万也算成成本,非说自己总共亏了45万——这不是自己吓自己吗?

2014年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5%的个人投资者存在"非理性成本归集"问题,就是把和生活无关的开支硬往投资里算。这些人要么是想"摊薄"亏损,要么是根本分不清资金用途,最后往往越算越糊涂,甚至影响后续投资决策。老张就是典型——卖了股票后总觉得"亏得太多",好几年都不敢再碰基金,结果错过2014年底开始的牛市行情。

现在再看老张的账本,我总忍不住想:要是他当初把本金和生活开销分开记,可能早就调整投资策略了。比如把50万分成两部分,30万专门炒股,20万留着应急和日常开销,就算股市亏了,也不至于把全家的生活质量搭进去。说白了,炒股本来就是风险事儿,本金得像看孩子似的看紧,生活开销该花花,别跟投资搅一块儿。真要算不清楚,拿个小本子分开记,每月一核对,至少心里有数。

记得巴菲特说过:"投资的第一条准则是不要赔钱,第二条准则是永远不要忘记第一条。"老张的故事刚好反过来——他不仅赔了钱,还因为糊涂记账放大了自己的损失。其实投资哪有那么多玄乎,把账算明白,比什么都强。

经典语句:算不清的账,不如不算;理不明的钱,不如不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