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新闻动态 >

剧本拿反了!美军高官承认技术落后,只能靠精神胜利法?

发布日期:2025-10-10 08:26 点击次数:169

美国陆军部长丹尼尔·德里斯科尔最近在采访里的一番话,听着真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他说,美军面对解放军已经没什么技术优势了,但话锋一转,又把宝押在了美国士兵的“顽强精神”上,坚信到了地面作战,美国大兵“每一次都能获胜”。

这番言论,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好像把几十年前的剧本拿反了。

曾几何时,从海湾到科索沃,美军凭借领先一代甚至几代的技术装备,上演了一出又一出“降维打击”的好戏。那时候,全世界都看着F-117、战斧导弹,感觉就像在看科幻电影。那个时代,美军的标签就是技术,是无法逾越的“技术代差”。

可如今,德里斯科尔亲口承认,在无人作战、量子计算这些决定未来战争样貌的领域,美军自己都觉得“很难预测结果”。这话的潜台词,不就是心里没底了吗?

就在美军还在为下一代坦克项目M10的下马而头疼,只能靠翻新库存的M1A2来撑场面时,解放军的装备序列里,车载激光炮、微波武器、无人机干扰车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而是成建制地配发到了合成旅。中国的无人机、机器狗、无人战车这些新概念装备,已经从试验场走向了演兵场。

这种转变,背后是什么?说白了,是工业基础的对决。军事竞争力的根子,扎在国家的工业体系里。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制造业的体量超过了多个西方国家之和。这种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和平时期是经济引擎,到了战时,就能迅速切换频道,变成支撑战争机器的恐怖产能。

反观美国,多年的“脱实向虚”让其军事工业的根基出现了动摇。国防工业基地萎缩,供应链变得异常脆弱,甚至连一些关键零部件都得依赖外部供应。前任拜登政府还大手一挥,把大量军火库存送去了乌克兰和以色列,导致自家武库都开始告急。想补充点弹药,都发现生产线跟不上了。

这就像两个武林高手,一个内力日渐深厚,新招式层出不穷;另一个则内力有些不济,只能反复念叨着自己当年的成名绝技。

所以,再回过头来看德里斯科尔那句“美国士兵每一次都能获胜”的论调,就显得格外苍白。这无异于想把一场信息化的体系对抗,强行拉回到一战时期的堑壕战,比谁更能拼刺刀。

解放军的历史传统里,从来不缺战斗精神。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的志愿军,就曾让武装到牙齿的美军领教了什么是意志。那时候我们是“气多钢少”,而美军是“钢多气少”。

几十年风水轮流转。如今的解放军,早已实现了“钢多气也多”的历史性转变。而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军,反倒开始陷入“钢少气也少”的尴尬境地,只能重新捡起精神胜利法来给自己打气。

只能说,历史的辩证法,有时候就是这么直接,甚至有点不近人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