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足球资讯介绍 >

钵施然折戟:棉田里的资本败局

发布日期:2025-10-09 18:20 点击次数:167

#科学颜论进行时#

钵施然折戟:棉田里的资本败局

四年冲刺。两度撤回。一场资本梦碎。

2025年9月19日,上交所公告冰冷刺眼:新疆钵施然智能农机股份有限公司主动撤回IPO申请。这家年营收超10亿元、员工超1200人的“国产采棉机一哥”,第三次上市尝试戛然而止。

01 资本迷局:股权转让的“同月不同价”

2019年8月。佳源创盛以7.17元/注册资本入股。同月。其他六家股东入股价格却高达15元。差价翻倍。监管层连续追问。

为什么?

公司解释称入股时点估值依据不同。但市场不买账。更关键的是,2017年佳源国际实控人曾向钵施然实控人陈勇提供2.5亿元借款。这笔借款与后续股权转让是否存在关联?监管的放大镜始终悬在头顶。

02 业绩变脸:从高光到下滑的残酷曲线

看数据。2022年营收11.38亿元。净利2.38亿元。2023年营收骤降至9.89亿元。净利缩水至1.84亿元。2024年营收10.30亿元。净利润却原地踏步。

为什么下滑?新疆棉花机收率已超85%。市场饱和。更新周期长达8-10年。增量空间极其有限。

更严峻的是,公司在高端产品市场占比仅7.29%。远低于约翰迪尔和沃得农机。低端市场萎缩。高端市场难以突破。钵施然被夹在中间。

03 海外依赖:单一客户撑起半边天

2024年。故事突然转向海外。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拖拉机械厂一跃成为第一大客户。单笔订单贡献5.08亿元收入。占比飙升至61.36%。

异常吗?非常异常。此前三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从未超过3%。突然的暴增引发监管质疑。可持续性存疑。真实性待考。

风险高度集中。一旦该客户需求生变。公司业绩将断崖式下滑。

04 研发短板:智能农机的尴尬反差

研发投入不足。始终低于行业均值。2024年研发费用率仅4.5%。行业平均为12.67%。不足同行三分之一。

专利结构更显薄弱。217项专利中发明专利仅15项。占比不足7%。其余多为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

自称“智能农机企业”。研发却如此吝啬。核心竞争力何在?

05 募资疑云:分红与补流的矛盾操作

公司拟募资11.86亿元。其中2.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账上货币资金充裕。2024年前三季度末高达4.03亿元。与此同时,2020-2021年公司现金分红超1亿元。

既有钱分红。又缺钱补流?募资必要性遭受质疑。

06 结构性困局:农机企业的资本门槛

钵施然的案例绝非孤例。它折射出农机制造企业的共同困境。

周期性强。市场空间有限。技术积累不足。这些结构性软肋在IPO审核中被无限放大。

主板定位更趋严格。上交所明确要求公司说明市场空间和板块适应性。钵施然交不出合格答卷。

07 启示:资本不会为情怀买单

四次冲击IPO。最终主动撤退。不是监管太严。而是基本面存在硬伤。

股权历史复杂。业绩波动剧烈。客户结构异常。研发投入不足。任何一条都足以致命。

资本市场不缺故事。但最终需要真实稳定的业绩。清晰合规的治理。面向未来的研发能力。

钵施然或许还会卷土重来。但在此之前必须直面所有结构性问题。棉田里的资本故事。不能只靠一时的高速增长。更需要持久的价值创造。

农机现代化之路依然漫长。资本市场的大门并未关闭。只是需要更扎实的敲门砖。下一次。希望钵施然能带来真正的惊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