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砸4500亿,微软惨遭背刺,甲骨文上位
发布日期:2025-10-27 10:21 点击次数:137
最近科技圈里有个事儿,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了。
咱们都知道,OpenAI这家公司,就是开发了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那个,它跟科技巨头微软的关系一直特别好,好得跟一家人似的。
大家普遍认为,OpenAI负责研发最聪明的人工智能,微软就负责提供强大的计算机和服务器,让他俩的合作可以说是天作之合。
可就在最近,突然传出来一个消息,说OpenAI准备在未来几年里,花一笔高达4500亿美元的巨款来买服务器和建数据中心,但这笔钱的大头,居然不是给微软,而是给了微软多年的老对手——甲骨文公司。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都蒙了,这俩不是“铁哥们”吗?
怎么突然要把这么重要的订单给别人了?
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的合作关系出了问题,甚至是要“闹掰”了?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咱们得好好聊聊。
首先,这4500亿美元可不是一笔小钱,它是一项非常庞大和长远的投资计划,一直规划到了2030年。
OpenAI把这笔钱的用途规划得明明白白,就像一个家庭在分配未来几年的开销一样,每一笔都有它的道理。
其中,最大的一笔钱,差不多有2000亿美元,确实是计划要给甲骨文的。
这笔钱主要是为了一个非常远大的目标,那就是研发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也就是我们常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那种,能像人一样全面思考、学习和创造的超级智能。
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的计算能力是现在的好几倍甚至几十倍,是个天文数字。
所以,OpenAI需要一个能承载这种庞大计算需求的合作伙伴,他们和甲骨文联手,准备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建一个超级大的数据中心,这个数据中心的耗电量据说相当于两座多胡佛水坝,可见其规模之大。
那么,老搭档微软呢?
OpenAI也给微软留了预算,大概是1350亿美元。
这笔钱也不少,主要是用来维持和升级现有的ChatGPT等模型的运行和训练。
毕竟,现在大家每天都在用的这些人工智能服务,底层的基础设施大部分还是微软提供的,这部分的合作肯定不能断,而且还需要继续加强。
这就像你虽然计划要盖一栋新别墅,但现在住的房子也得继续维护和装修,保证正常生活不受影响。
除了这两家大头,OpenAI还把剩下的钱分给了其他几家公司,比如一家叫CoreWeave的公司拿了二百多亿的合同,专门负责处理一些需要快速反应的计算任务,比如我们用手机版ChatGPT的时候,能感觉反应很快,背后就有这类公司的功劳。
还有一小部分给了谷歌,主要是利用谷歌在特种芯片方面的技术优势。
最后,OpenAI还自己留了700亿美元,打算自己也建一些数据中心。
这么一看就清楚了,OpenAI并不是简单地“抛弃”了微软,而是改变了策略。
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把所有的计算需求都押在微软一家身上,而是建立了一个由多家供应商组成的“算力网络”。
甲骨文负责未来的星辰大海,微软负责稳固现在的基本盘,其他小公司负责查漏补缺,自己手里也留一张牌。
在人工智能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像疯了一样增长的今天,这种“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做法,显然是更安全、也更聪明的选择。
说到这,大家肯定会好奇,为什么非要这么麻烦呢?
守着微软这棵大树,舒舒服服地合作不好吗?
问题就在于,OpenAI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微软这棵参天大树都有点跟不上它的节奏了。
OpenAI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吓人的目标:到2033年,他们希望拥有的总计算能力要达到250千兆瓦。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它差不多相当于今天整个美国在用电最高峰时三分之一的用电量。
一家公司,要用掉一个超级大国三分之一的电,这听起来简直像是在开玩笑,但OpenAI是认真的,他们认为这是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必须付出的代价。
面对这么庞大的需求,微软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这并不是说微软技术不行或者没钱,而是建设这种超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会遇到很多现实世界里的麻烦。
据说有一次开会,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就直接问微软负责数据中心建设的高管,为什么进度这么慢。
对方也很无奈,说施工队浇筑水泥地基的时候没弄均匀,需要返工;本来以为六个月就能批下来的环保许可,结果拖了一年多还没搞定。
这些问题都不是光有钱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工程管理、政府审批、熟练工人的数量等等一系列非常具体和琐碎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微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它必须为自己的股东负责,不能进行风险太大的豪赌。
微软的财务团队经过测算,如果完全按照OpenAI的设想去投资,微软可能要砸进去超过3000亿美元。
万一将来人工智能的发展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或者技术上有了新的突破,不再需要这么大的计算能力了,那这些花巨资建起来的数据中心就会变成巨大的包袱,这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是不可接受的风险。
所以,最终微软和OpenAI的两位老板坐下来达成了一个共识:微软没法再像以前那样,成为OpenAI唯一的计算能力供应商了。
双方商定了一个很灵活的方案,微软拥有优先供应权,也就是说,只要微软能提供的,OpenAI就优先用微软的;但如果微软满足不了需求,OpenAI就可以自由地去外面找其他合作伙伴。
这个决定,对双方来说其实都是一种解脱。
OpenAI解决了自己对计算能力极度渴求的燃眉之急,而微软也避免了背上一个可能压垮自己的巨大财务包袱。
所以,这并不是一次合作的破裂,反而是双方关系走向成熟和务实的表现。
这个消息公布后,市场的反应非常直接。
甲骨文公司的股价立刻大涨了三成多,因为它等于凭空多了一个超级大客户。
而微软那边呢,虽然有些股东觉得有点可惜,错失了一笔大生意,但实际上微软也并没有吃亏。
首先,微软在OpenAI公司里有股份,还能拿到OpenAI商业收入的20%作为分成。
按2024年的数据估算,这笔分成就有30亿美元。
其次,微软可以免费使用OpenAI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把它用到自己的办公软件、搜索引擎等产品里,这极大地提升了微软自身产品的竞争力,带来的收益可能比单纯提供服务器要大得多。
最关键的是,在最顶尖、最核心的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方面,微软依然是OpenAI不可或缺的伙伴。
所以说,OpenAI的这次操作,与其说是“换人”,不如说是对合作模式的一次“升级”。
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人工智能时代,竞争已经不仅仅是算法和模型的竞争了,更是底层基础设施的竞争。
谁能更快地建设数据中心,谁能获得更稳定、更便宜的电力,谁能整合芯片、施工等一整套产业链,谁才能在这场竞赛中占据优势。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能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基建狂魔”的优势,未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中,可能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当别人还在为一张审批许可而头疼时,我们或许已经能高效地建起一座又一座支撑未来智能世界的“算力工厂”了。
OpenAI和微软的这次合作调整,可能只是未来全球算力竞争格局变化的一个开始。
孝感拉力试验机
张景胤无缘世锦赛,海宁领5主攻抢救,吴胜不要的海宁却捡漏!
口碑好的等离子体空气消毒哪个公司好
绝缘强度试验
47年聂荣臻心腹被抓,毛主席竟下杀手,这步棋如今看来实在太高
特朗普尚未访华,北京抢先迎来一位贵客,要和中方敲定一件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