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锂电池产业链迎来三重利好,这7家公司有望领跑新周期?

发布日期:2025-08-17 23:10 点击次数:164

##夏季补贴计划

新能源车销量节节攀升,储能市场也跟着火热起来,锂电池行业一时间成了“香饽饽”。就在2024年上半年,碳酸锂价格逐步企稳,各路资本和机构都在关注下一个爆发点。可问题来了,这波行情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真正的产业升级信号?

新能源汽车带动全链条提速

这两年,无论是大街小巷的纯电轿车、还是工厂里的储能项目,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锂。新能源车产销持续高增长,让动力电池需求一路水涨船高;而国家“双碳”目标加码,也让大型储能、电网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全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近30%,直接拉动了对动力型和储能型锂电池的大量需求。

与此同时,固态电池等新技术正在加速突破。像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头部企业纷纷布局下一代产品,有望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安全性。这些变化背后,其实就是整个产业链的“换挡提速”。

七家龙头公司各显神通

具体到企业层面,目前市场普遍看好的七家代表性公司里,各自有自己的杀手锏:

1. 盐湖股份:控股蓝科锂业,是国内钾肥巨头,也是盐湖提取碳酸锂领域的领军者。旗下察尔汗盐湖拥有超千万吨LCE资源,并规划五年内实现万吨级产能扩张。

2. 永杉锂业:以研发生产高纯度碳酸锂、氢氧化锂为主,同时切入钼铁业务,在原材料端优势明显。

3. 中矿资源:Bikita矿山回收率不断提升,自身掌握从勘查到精矿加工的一体化能力,是少数走出国门布局海外资源的中国企业。

4. 江特电机:坐拥亿吨级优质矿权,不仅做起重冶金设备,还跨界进军上游采选环节,实现多元发展。

5. 盛新锂能:全球领先的基础盐类与金属生产商之一,在四川等地已建成世界级规模工厂,为下游客户提供稳定供应保障。

6. 天齐锂业:长期绑定多家知名整车及材料厂商,通过战略合作把上下游牢牢捆绑在一起,是行业内公认的大玩家。

7. 赣锋锂业:中国最大也是全球前三甲的综合性龙头,从氢氧化物到消费类小型模组样样精通。

信息增量分析——不仅仅是原料生意

表面看,好像谁手里有更多“白色石油”,谁就笑傲江湖。但实际上,如今比拼的不只是原料,更考验综合运营能力和技术创新。例如,中游环节里的隔膜、电解液、电芯封装等细分赛道,也出现了一批隐形冠军。而且随着欧美、日本加快本土供应链建设,中国相关企业还需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以及外汇汇率波动风险。

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初,中国前十大上市动力/储能用磷酸铁/三元系材料制造商整体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约2个百分点。这说明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赢家通吃”的格局初现端倪。同时,上游开采受限于环保政策,下游终端则被智能汽车、新能源基建反复催化,两头挤压之下,中间环节议价空间更大,对技术迭代要求也更严苛。

操作建议与误区提醒

面对这样复杂多变的新周期,有三个实操建议值得关注:

1.资产配置要分散。不宜只盯住单一概念股,可以考虑沿着“上-中-下”全产业链筛选,比如同时持有优质矿权(如江特)、具备深加工能力(如盛新)、以及终端应用龙头(如宁德时代)的组合策略,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2.紧盯政策风向标。今年以来,多地出台支持本地制造与绿色能源消费补贴,新进入者可重点留意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动态,把握阶段性窗口期;

3.警惕估值泡沫。一些热门标的不乏短线炒作迹象,要结合财报实际盈利水平和现金流状况判断,不要轻信所谓“题材+概念=牛市”的套路。

至于认知误区,“只要买入所有涉足‘白色石油’业务就稳赚不赔”,其实这是典型想当然。有不少二线甚至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