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P50-AACCAALAA1GDJ+AB 雷达液位计接收器的故障树分析如何构建?能有效预防哪些潜在故障?
发布日期:2025-10-07 21:03 点击次数:194
故障树分析(FTA)通过梳理 “顶事件(如测量失效)” 与 “底事件(如元器件故障)” 的逻辑关系,提前识别风险,核心构建方法及应用如下:
一、FTA 构建步骤
确定顶事件:选取接收器核心故障 “测量失效”(定义为测量偏差≥5mm 或信号丢失≥10s);
分解中间事件:将顶事件分解为 “信号处理故障”“电源故障”“机械故障” 3 类中间事件;
识别底事件:
信号处理故障:放大芯片损坏、解调算法错误、晶振失准;
电源故障:电源模块烧毁、电缆短路、电压波动;
机械故障:探头磨损、密封圈老化、外壳腐蚀;
绘制故障树:用逻辑门(与门、或门)连接事件(如 “测量失效”=“信号处理故障”∨“电源故障”∨“机械故障”)。
二、FTA 风险预防与应用
关键底事件防控
高风险底事件(发生概率≥0.01 / 年):放大芯片损坏(风险占比 30%)、密封圈老化(25%),需每 6 个月检测芯片温度(≤85℃)、每 1 年更换密封圈;
中风险底事件(0.001-0.01 / 年):晶振失准、电压波动,需每 3 个月校准晶振频率、加装宽压电源模块;
故障概率计算:通过底事件发生概率(如放大芯片损坏概率 0.005 / 年),计算顶事件发生概率(0.012 / 年),制定预防计划(如将顶事件概率控制在 0.005 / 年以下);
改进设计:基于 FTA 发现 “探头磨损” 导致 “测量失效” 的路径,优化探头材质(如碳化钨涂层),降低底事件概率。
三、实操案例
某化工厂基于 FTA 分析接收器 “测量失效”,发现 “密封圈老化导致进水短路” 是高风险路径(占比 28%)。整改措施:
密封圈更换周期从 1 年缩短至 8 个月,选用耐老化氟橡胶材质;
外壳加装湿度传感器,进水时提前报警;
每季度检测电源模块绝缘电阻。
整改后,顶事件 “测量失效” 概率从 0.012 / 年降至 0.004 / 年,故障次数减少 67%。
社区盾|丢社区盾者赢英超,利物浦要因祸得福了?
濮存昕:从爆红到寂寂无名,他的故事远比你想的精彩
中国科技股投资新风口CNQQ如何用美元开启科技财富新机遇?
10~12月,部分退休人员养老金收入增加100~4000元,
徐向前拦不住秀才用兵,一场仗打没2000人,陈赓痛哭执意离开
原子弹袭击后常被认为百年禁居,广岛长崎为何现在人口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