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的位置:足球资讯 > 产品展示 >

盘兴高铁贯通黔西南 山乡发展迎来新动脉

发布日期:2025-08-05 12:03 点击次数:160

钢轨终于铺到了兴义南站,7月22日那天,盘州市茶厅左线隧道出口,最后一对500米长轨落定,意味着盘兴高铁主体工程基本收尾。98公里的线路,桥隧比竟超90%,贵州这“地无三尺平”的称号,真不是虚的。中国网那篇报道说,90.66%这个数字背后,是硬生生在复杂地质里凿出的通道。2025年底通车,板上钉钉了,贵州“市市通高铁”的最后一块拼图,总算拼上了。

交通格局要变。盘州连兴义,过去绕山绕水,以后就是一脚油门的事。贵阳到兴义,两小时直达。省内八个市州中心城区,全被纳入一两小时高铁圈里。这可不单是快慢问题。据项目方内部简报透露,物流成本预估能降三成以上,尤其那些冻不得的刺梨果,或是精巧的苗家银饰,以前出山难,现在搭上高铁冷链和快运,销路自然就宽了。物流顺了,企业才愿意来。盘兴高铁一通,等于给黔西南开了扇新门。

特色产业是直接受益者。黔货出山,喊了多年,真能跑起来的少。高铁一来,时效和运力有保障,刺梨加工厂、银饰作坊这些本地特色,总算能铺开手脚干。游客进来也方便。黔西南那些藏在山里的瀑布、古寨,还有布依族的歌圩,以前嫌路远的人,以后周末就能打个来回。交通+旅游+产业,这条链子算是接上了。不过,得警惕过度依赖旅游带来的单一化风险,产业根基还得扎深些。

民生改善是实打实的。孩子们去贵阳念书,老人去省城看病,早上出发中午到,不用再折腾一整天。农贸市场里,老乡的鲜货也能赶上外地的早市。城乡距离拉近,资源流动加快,这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底子。当然,高铁也可能抽走部分本地人才和资源,城乡平衡怎么把握,考验着地方的智慧。中国网报道里提到,群众盼的就是这种实在的便利。

盘兴高铁,表面是条轨道,实则是黔西南跳出山地困局的关键一跃。它补上了贵州高铁网最后也是最难的一环。天堑变通途,这话听着老套,放在黔西南,却是正在发生的现实。铺轨完成只是开始,后面怎么用好这条“快车道”,让山里的好东西出去,让外面的机会进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跟着轨道一起提速,这才是更重要的文章。等着看吧,黔西南的步子,该迈得不一样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