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略轰炸机为何逼近阿拉斯加?美国媒体耗时一年才揭晓
发布日期:2025-08-18 16:40 点击次数:184
去年7月,中俄空军在白令海上空开展了第八次战略巡航。那次,两架中国的轰-6K和两架俄罗斯的图-95MS共同出动,进入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距离美国本土只有200海里。这次还是中国轰炸机首次进入这个敏感区域,也是中俄首次以战略轰炸机的合作方式进行联合巡逻。
当时,中俄这次空中战略巡航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西方媒体的热议。一些美媒甚至开始猜测:中国核轰炸机首次出现在阿拉斯加附近空域,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用意?
不过嘛,到底是谁也说不清那两架涂着八一军徽的钢铁巨兽到底是为何而来。直到一年后的今天,美国《空军时报》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才终于揭开了谜底;这个答案,比起任何军事威胁都让五角大楼坐立难安。
《空军时报》8月14日刊出的一篇文章,引用了美国空军中国航空航天研究所专家德里克·索伦的分析,他指出,中国更有可能是在展示其核战略的“三位一体”体系已经建成。
索伦觉得,中国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包括陆基洲际导弹、潜射洲际导弹,还有空基核武器,轰-6N就是空中核打击的主力。飞到阿拉斯加,说明中国的轰炸机能远距离投送核弹,对美国本土形成威胁。
索伦提到,轰-6N的航程达6000公里,还能发射射程2000公里的KD-21巡航导弹。去年7月在巡航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以后,同年11月,中国又派出轰-6逼近关岛。对此,索伦直言,这是“首次针对关岛的空中核打击演练”,显示中国空军在后勤、导航以及空中加油方面的能力,已经可以支持全球性行动了。
起初,索伦以为这是在回应去年7月北约峰会批评“中国援俄”的说法,但后来发现时间不太对——11月对关岛的巡航,意味着这更像是中国展现自2019年服役以来,轰-6N新能力的表现,以及核轰炸机基地升级后的成果。
除了之前说的原因,索伦还提到,另一大驱动力可能是警告美国别再推“核共享”政策。他觉得,美国已经把核武器放在德国、土耳其这些北约国家,还打算把核武器引进日本和韩国,放在东北亚,搞得中国很担心。所以,中国得派轰炸机飞到阿拉斯加上空,明白无误地告诉美国:“我有能力,也有意愿应对你在核共享上做出的行动。”
都过去快一年了,美国人还老是揪着中俄轰炸机飞到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不放,他们心里其实挺难受,面子挂不住,也觉得自己在里子上吃了点亏似的。
这些年啊,美国一直习惯用B-52和B-1B在南海、黑海啥的转悠,挑挑衅别的国家。如今,中俄反过来,把核轰炸机飞到美国的后院,简直是在当面给他们脸色看。美国人对这种“被威胁”的感觉挺不适应的。北美防空司令部(NORAD)虽然出现了拦截和伴飞,但全程也只是被动应付,多少显露出北极地区的防御还不够牢靠。
让美国更烦的事儿啊,明显不是个小插曲。从2019年开始到现在,中俄一共搞了九回联合作战巡航,从日本海到东海,规模愈发壮观。去年7月在阿拉斯加附近的那次飞行,也只是其中的一次而已。
看来,中俄的空中战略巡航已经变成了常态,双方配合得越来越顺溜。未来,随着两国军事合作不断深化,这样的巡航次数只会越来越频繁。
索伦在报告里也开诚布公地说,一旦中美关系变差,“我们可能会看到联合作业重新启动,甚至是中国自己开展常态飞行。”
归根到底,轰-6N飞到阿拉斯加,实际上是中俄联手给美国设下的“新规矩”。早些年,美国依仗着全球霸权,四处炫耀威风,军舰军机在台海、南海随意晃悠。如今,中国派轰-6N飞到美国后院,俄罗斯的图-95MS也帮忙搭把手,等于在告诉美国:你能来我家门口,我也能在你附近转转。
这可不光是打仗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心理较量。中国在告诉你:我不但有这个实力,还敢在世界任何角落亮出钢铁拳头。而《空军时报》花了一年时间才终于明白这层意思,可见美国人对这种“新规则”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他们习惯了站在高高的地方俯视别人,突然发现有人敢在自己家门口敲门敲桌子,心里那种落差,嘿,想想都能感受到。
其实,对于美国来说,真正的威胁不光是轰炸机,更多的是战略平衡被打破。《空军时报》也承认,中国的核三位一体基本成型,轰-6N已经能打到关岛,等到轰-20正式服役,隐身性能和航程还能再提升。这种局势下,一个新的战略时代已经悄然开启——那就是美国不得不学会与中国平等对话的时代。


高铁上的那碗泡面:难,但懂彼此就有解


农村信用社贷款无力偿还怎么办?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原神5.7:火神目前最强的5个主推阵容!保证伤害,简化操作!


福彩3D第2025172期神算天五行和值胆码图


千年荔枝快递揭秘:杨贵妃的,冷链物流,如何改变中国


经典动作电影《007之海底城》完整版
